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有时间期限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30 浏览量:210

劳动仲裁的时间期限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法律对劳动仲裁的申请时间设定了期限。

一、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有时间期限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者申请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

二、时间起点

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是确定仲裁时效起点的关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一般为下列情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续订,自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自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 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 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自劳动者收到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 劳动者因工伤或者职业病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生效之日起; 用人单位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加班费、工伤医疗费等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自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到期之日起。

三、期限计算

仲裁时效期间自仲裁申请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申请人是劳动者,则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用人单位侵害其劳动权利之日起计算;仲裁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则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之日起计算。

四、例外情形

法律规定了以下两种例外情形,即使超过了六个月的仲裁时效,劳动者仍可以申请仲裁: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归责于劳动者的原因,在仲裁时效期间无法申请仲裁的;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手段使劳动者无法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

劳动者主张上述例外情形的,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五、仲裁时效应的救济

劳动者在仲裁时效期间内没有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裁定驳回仲裁申请。但符合上述例外情形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延长仲裁时效,并及时进行仲裁。

六、适用范围

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适用于所有劳动争议,包括工资纠纷、合同纠纷、工伤事故纠纷等。

七、意义

劳动仲裁时效的设置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它既保障了劳动者在合理时间内行使仲裁权,又防止了劳动争议长期拖延,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