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怎么不经过调解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8 浏览量:155

绕过调解的劳动仲裁

导言

在中国,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端的机制。通常,劳动仲裁程序涉及调解阶段,在此期间,仲裁员尝试促进各方之间的和解。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希望绕过调解阶段直接进入仲裁程序。本文将探讨绕过调解阶段的法律依据、程序和后果。

劳动仲裁怎么不经过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法》)规定,劳动仲裁程序通常包括调解阶段。《劳动争议法》第34条规定:“仲裁庭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首先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仲裁庭应当及时开庭审理。”

然而,《劳动争议法》第35条也为当事人提供了绕过调解阶段的可能性:“当事人一方要求不调解或者在调解过程中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开庭审理。”换句话说,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明确表示不愿意进行调解,或者在调解过程中改变主意,仲裁庭将立即进行仲裁审理。

程序

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程序绕过调解阶段:

在提交仲裁申请时明确表示不愿调解:当事人在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时,可以明确表示不愿意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反悔:如果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改变主意,可以向仲裁员表示反悔。 对调解结果提出异议:如果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仲裁庭提出异议。

后果

绕过调解阶段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失去和解的机会:调解阶段是一个解决争端的宝贵机会,绕过调解阶段意味着失去了达成和解协议的可能性。 增加仲裁时间:绕过调解阶段可能会延长仲裁程序的时间,因为仲裁庭需要立即进入审理阶段。 增加仲裁成本:绕过调解阶段可能会增加仲裁成本,因为当事人需要支付额外的律师费和仲裁费。 影响仲裁结果:调解阶段可以帮助各方了解对方的立场,并为仲裁庭提供达成裁决的背景信息。绕过调解阶段可能会影响仲裁庭对案件的理解和裁决。

结论

虽然《劳动争议法》允许当事人绕过调解阶段,但谨慎行使这一权利非常重要。调解阶段是一个解决争端的宝贵机会,绕过调解阶段可能会导致失去达成和解协议、延长的程序、增加的成本和对仲裁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当事人在决定是否绕过调解阶段之前应仔细权衡潜在后果。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