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产假不给工资怎么劳动仲裁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6 浏览量:142

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的劳动仲裁

引言

根据中国法律,女性劳动者在产假期间享有工资待遇。然而,一些雇主违反法律规定,在产假期间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针对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产假不给工资怎么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者在产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辞退其工作、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程序

如果劳动者在产假期间遭遇不支付工资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提起劳动仲裁:

1. 收集证据:收集工资单、劳动合同、产假证明等相关证据。

2. 提起仲裁: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提供证据材料。

3. 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将组织双方开庭审理,调查事实,查明责任。

4. 裁决:仲裁委员会将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仲裁裁决,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申请材料

仲裁申请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申请人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仲裁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 证据清单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特别提示

劳动者应在仲裁时效期间内提出仲裁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者对违反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造成损害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裁决后,如果被申请人拒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例

案例一

某公司女职工李某在产假期间,公司以疫情影响为由,未向其支付工资。李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仲裁委员会调解不成,开庭审理后认为公司应依法支付李某产假期间的工资,并责令公司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

案例二

某医院医生王某在产假期间,医院以王某休产假期间未参与工作为由,扣发其产假期间的工资。王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仲裁委员会经过调查,认为医院的扣发行为违法,裁决医院应向王某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及利息。

结语

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收集证据并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