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2018工伤津贴上调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2 浏览量:642

2018年工伤津贴上调

前言

工伤津贴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因工受伤职工的基本生活所需。随着经济发展和职工权益意识的提高,对工伤津贴水平的调整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围绕2018年工伤津停上调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相关法律进行探讨。

2018工伤津贴上调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46条规定,职工因工受伤,在停工留薪期间,由用人单位按职工原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停工留薪期满后,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工伤津贴。

《社会保险法》第49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别纳入预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专户存储,专用管理,不得挪用。

政策调整

2018年2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工伤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

根据《通知》,2018年1月1日起,工伤津贴标准提高10%。停工留薪期内,按职工原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停工留薪期满后,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100%支付工伤津贴。

具体调整幅度

《通知》规定,2018年工伤津贴具体调整幅度如下:

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津贴标准提高10%,由原来的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80%调整为90%。 停工留薪期满后,不同伤残等级的工伤津贴标准调整幅度如下:

| 伤残等级 | 原标准(%) | 调整后标准(%) | |---|---|---| | 一级伤残 | 100 | 110 | | 二级伤残 | 90 | 100 | | 三级伤残 | 80 | 90 | | 四级伤残 | 70 | 80 | | 五级伤残 | 60 | 70 | | 六级伤残 | 50 | 60 | | 七级伤残 | 40 | 50 | | 八级伤残 | 30 | 40 | | 九级伤残 | 20 | 30 | | 十级伤残 | 10 | 20 |

意义

工伤津贴的上调,对于保障因工受伤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维护其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因工受伤职工的生活保障,缓解其经济负担; 促使用人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因工受伤职工的尊严和权益。

资金保障

工伤津贴上调后,需要依法保障资金来源。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的收入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组成。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工伤保险费率幅度内确定。

为保障工伤津贴上调后的资金需求,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确保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同时,应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监管,杜绝挪用和浪费现象。

结语

2018年工伤津贴的上调,体现了国家对因工受伤职工权益的重视和保障。通过提高工伤津贴标准,可以有效保障因工受伤职工的基本生活所需,缓解其经济压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切实保障工伤津贴上调后的资金来源,确保政策顺利实施,更好地保障因工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