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社保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6-12 浏览量:993

社保能否通过劳动仲裁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社保属于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依法需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因此,社保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具有争议性。

法律依据

社保可以劳动仲裁吗

《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社会保险法》第84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拒不缴纳或者补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司法实践

对于社保争议能否通过劳动仲裁,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

支持观点:认为社保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为社保是劳动关系的产物,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反对观点:认为社保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为社保法明确规定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处罚权限,劳动仲裁机构无权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五)》中指出: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拒不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进行处罚的,不影响劳动者以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总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社保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者如果认为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仲裁的程序主要包括:

提交申请书 受理申请 调查取证 调解 仲裁裁决

需要注意的事项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遵守。 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