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见习期内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6-11 浏览量:708

劳动仲裁中的见习期争议

导言

见习期是一种常见的劳动雇佣模式,为新员工提供在正式签约前获得经验和培训的机会。然而,在见习期内也存在着劳动争议的可能性,特别是涉及到劳动合同的终止。本文将探讨见习期内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法律依据和注意事项。

见习期内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程序

1. 收集证据:收集与争议相关的合同、工资单、工作记录等证据。 2.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填写申请表,陈述仲裁请求和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 3. 立案审查:劳动仲裁委员会审查申请,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将立案处理。 4.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到庭出示证据,陈述申辩意见。 5. 调解阶段:仲裁庭主持调解,如果双方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 6. 裁决阶段: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将做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见习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符合以下条件:

用人单位解除: 见习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者解除: 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劳动时间或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由于不可抗力或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注意事项

时间限制:劳动仲裁申请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提出。 证据充分: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仲裁请求。 法律援助:如果当事人经济困难或有其他情况,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协商解决:在申请仲裁前,建议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避免诉讼成本和时间浪费。 裁决效力:仲裁裁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裁决履行义务。

结语

见习期内申请劳动仲裁是一项严肃的程序,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规则。通过收集证据、遵守程序和注意注意事项,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等措施也有助于保障经济困难者的仲裁权。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