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欠薪,劳动仲裁维权途径
一、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jpg)
(一)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劳动仲裁流程
1. 准备材料:劳动合同、欠薪清单、工资条、其他相关证据。 2. 提交申请: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 3. 受理审查: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4.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出席庭审,陈述事实和证据。 5. 调解结案: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劳动仲裁委员会将调解书寄送双方。 6. 裁决结案:如果调解不成立,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做出裁决。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必须履行支付义务。
三、申请期限
劳动者从得知欠薪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逾期不申请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四、仲裁费用
劳动仲裁一般不收取费用。
五、仲裁裁决的执行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六、注意事项
1. 及时申诉:劳动者发现欠薪后,应当及时申诉,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维权机会。 2. 收集证据: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材料,完善证据链条。 3. 充分准备:在庭审中,充分阐述事实和法律依据,维护自身权益。 4. 遵守规定:尊重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积极配合执行。
七、其他维权途径
除劳动仲裁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欠薪。 2. 向工会申请帮助:加入工会后,可以向工会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3. 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不能解决问题,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不同的维权途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而定。劳动者应当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放弃追索欠薪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