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不是工伤能做工伤鉴定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9 浏览量:779

非工伤事故可否进行工伤鉴定

引言

工伤鉴定是确认劳动者遭受事故或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的程序,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般而言,只有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才能申请工伤鉴定。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明确的工伤认定,劳动者也可能需要进行工伤鉴定。

不是工伤能做工伤鉴定吗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报工伤,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方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同时,该条例第十五条也规定,劳动者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非工伤事故进行工伤鉴定的情形

虽然工伤鉴定通常需要工伤认定为前提,但在以下情形下,劳动者即使没有工伤认定,也可以申请进行工伤鉴定: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工伤的:劳动者遭受事故后,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期限内申报工伤,导致劳动者不能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直接申请工伤鉴定。 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情况下,仲裁委员会可能会要求双方当事人进行工伤鉴定。 劳动者因工伤申请其他待遇的:例如,劳动者因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或者申请残疾人证等。虽然这些待遇与工伤保险待遇有所不同,但工伤认定通常是申请的前提条件。

工伤鉴定程序

非工伤事故进行工伤鉴定的程序与工伤事故的程序基本相同:

1. 提出申请:劳动者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2. 受理调查:劳动保障部门受理申请后,进行现场调查取证。 3. 医学鉴定: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伤情进行医学鉴定。 4. 评议决定: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医学鉴定结果,评议并做出结论。

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申请非工伤事故工伤鉴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及时收集证据:保留事故发生时的人证、物证、医疗记录等证据材料,以便为工伤鉴定提供支撑。 积极配合调查: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如实陈述事实。 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务必选择经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医学鉴定。 及时申请仲裁:如果劳动保障部门的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结语

尽管只有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才能进行工伤鉴定,但在特殊情况下,非工伤事故的劳动者也可以通过申请工伤鉴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及时收集证据,积极配合调查,并选择合法的途径申请工伤鉴定,以保障自己的合理诉求。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