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赔偿是自己的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8 浏览量:159

劳动仲裁后赔偿归属:中国的法律规定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索赔。劳动仲裁后获得的赔偿,其归属是受中国法律严格规定的。

一、仲裁机构的受理

劳动仲裁后赔偿是自己的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仲裁结果的效力

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劳动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赔偿的归属

劳动仲裁后获得的赔偿,其归属根据赔偿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 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支付的补偿金,属于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归劳动者所有。 2. 未付工资:因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而支付的欠款,属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归劳动者所有。 3. 加班工资:因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而支付的工资,属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归劳动者所有。 4. 赔偿金:因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而支付的赔偿金,属于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归劳动者所有。 5. 精神损害抚慰金:因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格尊严或造成精神损害而支付的抚慰金,属于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归劳动者所有。

四、分配和抵消

劳动仲裁后获得的赔偿需要分配或抵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共同诉讼:两个或两个以上劳动者共同提起劳动仲裁,共同获得赔偿的,应按劳动者人数平均分配。 2. 抵偿债务:劳动者欠用人单位债务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抵消劳动者的赔偿金。 3. 依法执行: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仲裁裁决时,可以依法扣押、查封劳动者的财产用于偿还赔偿金。

五、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拒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后,用人单位仍拒不支付赔偿金的,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

1. 罚款: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仲裁裁决确定的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 2. 行政处罚:根据《劳动合同法》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可处以罚款。 3.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结论

劳动仲裁后获得的赔偿归属受到中国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据赔偿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中的赔偿享有所有权,可以依法享受和处分。用人单位无故拒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