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员工自己辞职有赔偿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23 浏览量:554

工伤员工自行辞职有赔偿吗?

引言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工伤员工享有相应的赔偿待遇,但若其自行辞职,则会影响赔偿的获得。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探讨工伤员工自行辞职后是否仍有赔偿。

工伤员工自己辞职有赔偿吗

一、工伤赔偿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工伤条例》)第18条规定,职工因工伤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按照《工伤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二、工伤员工自行辞职的影响

工伤员工自行辞职,将产生以下影响:

终止劳动关系:辞职后,劳动关系将终止,工伤员工不再具备职工资格。 丧失工伤保险资格:职工辞职后,将丧失工伤保险资格,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三、自行辞职后仍有赔偿的情况

工伤员工自行辞职后,仍有以下情况可以获得赔偿:

1. 尚未痊愈

《工伤条例》第19条规定,职工在治疗期间,休工留薪,维持原工资标准。因此,若工伤员工在辞职时尚未痊愈,仍可享受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

2. 享受工伤康复补贴

《工伤条例》第25条规定,职工经治疗康复后,达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工伤康复补贴。因此,若工伤员工在辞职后被鉴定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仍可享受工伤康复补贴。

3. 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抚恤金

《工伤条例》第35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职工因工死亡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抚恤金。因此,若工伤员工在辞职前被认定为伤残或死亡,仍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抚恤金。

四、获得赔偿的程序

工伤员工自行辞职后,若符合上述条件,可按以下程序获得赔偿:

向原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申请。 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对申请进行处理。 职工对用人单位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 仲裁裁决书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裁决。

五、结论

工伤员工自行辞职后,是否仍有赔偿,取决于其辞职时的伤情和已享受的待遇。若尚未痊愈、享受工伤康复补贴或被认定为伤残/死亡,则仍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工伤员工应及时向原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申请,并依法维权。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