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合同是否可申请劳动仲裁
引言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而商业合同则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订立的,旨在建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一定重叠,从而引发了商业合同是否可申请劳动仲裁的疑问。
.jpg)
中国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deemed to have entered into an unwritten labor contract. This provision indicates that even if a formal labor contract is not signed, an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can still be establish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商业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范畴,受合同法的约束。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商业合同是否可申请劳动仲裁存在争议。部分法院认为,商业合同与劳动合同性质不同,不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调整的范围。因此,因商业合同引发的争议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然而,也有部分法院认为,如果商业合同实质上具有劳动关系的特征,例如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持续性、有偿的劳动,且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则可以将该商业合同视为劳动合同,因其引发的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判断标准
根据司法实践,判断商业合同是否可申请劳动仲裁的关键在于考察其是否具备以下特征:
劳动关系的实质特征: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持续性、有偿的劳动,且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劳动合同的形式特征:虽然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例如劳动者长期在用人单位工作,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举证责任
如果劳动者认为商业合同实质上具有劳动关系的特征,则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用人单位可以提供相反证据证明不存在劳动关系。
结论
中国法律和司法实践对于商业合同是否可申请劳动仲裁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判断的关键在于考察商业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关系的实质特征。如果满足实质特征,即使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将商业合同视为劳动合同,因其引发的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