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伪证必须上法院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9 浏览量:131

劳动仲裁伪证是否必须上法院

在中国的劳动仲裁过程中,伪证是一种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可能对当事人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对于劳动仲裁伪证是否必须上法院,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劳动仲裁中的伪证认定和处理

劳动仲裁伪证必须上法院吗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发现有伪证行为的,可以对伪证者予以训诫、罚款或者拘留。

因此,在劳动仲裁中,仲裁委员会拥有认定和处理伪证行为的权力,并不需要将伪证者移送法院审理。

伪证罪的刑事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了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结论,影响案件判决的。

劳动仲裁虽然不是刑事诉讼,但其所作出的裁决也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如果劳动仲裁中的伪证行为严重到足以影响裁决,则有可能构成伪证罪。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2条,伪证罪的立案标准为:

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结论,对案件判决、裁定、决议的影响较大。 伪证者将虚假证明、鉴定、结论提供给法院、仲裁委员会等司法机关。

劳动仲裁伪证上法院的情况

综合上述规定,劳动仲裁伪证是否必须上法院,需要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判断:

仲裁裁决受到影响:如果劳动仲裁中的伪证行为对裁决产生了较大影响,仲裁委员会可以将伪证者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移送法院审理。 伪证情节严重:如果伪证行为情节严重,符合伪证罪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侦查,并移送法院审理。 当事人申请:当事人如果认为劳动仲裁中的伪证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伪证者的刑事责任。

其他处理方式

除了上法院刑事追责之外,劳动仲裁伪证还可能受到其他处理方式,例如:

行政处罚: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伪证者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仲裁处罚:仲裁委员会可以对伪证者予以训诫、罚款,或驳回其仲裁请求。 民事赔偿:当事人因伪证行为遭受损失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伪证者承担赔偿责任。

结论

劳动仲裁伪证是否必须上法院,需要根据伪证情节的严重程度、对裁决的影响以及当事人的申请情况综合判断。劳动仲裁伪证除了可能上法院刑事追责外,还可能受到其他处理方式,例如行政处罚、仲裁处罚和民事赔偿。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