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离职后还能劳动仲裁吗?
在中国,即使办理了离职手续,劳动者仍然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仲裁时效
.jpg)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一般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离职后仲裁的条件
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后仍可申请劳动仲裁,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劳动关系仍存续:离职手续仅终止了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关系仍然存续,则劳动者仍享有劳动法赋予的权利,包括仲裁权。 仲裁事由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仲裁事由必须发生在劳动合同签订至办理离职手续期间。 证据充分: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仲裁请求,证明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仲裁的范围
离职后可仲裁的劳动争议包括:
未支付工资、加班费等劳动报酬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社保、住房公积金拖欠 劳动合同纠纷
仲裁流程
1. 提交仲裁申请: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 受理与调查: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调查核实案情。 3. 调解或仲裁: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则进行仲裁。 4. 仲裁裁决:仲裁委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
注意事项
仲裁申请应当符合法定时效,逾期申请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者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应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如工资单、劳动合同、辞退通知书等。 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