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局工伤仲裁怎么收费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9 浏览量:281

中国劳动局工伤仲裁收费详解

概述

工伤仲裁是指劳动者在因工遭受事故或患职业病后,因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认定、待遇支付或其他争议而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行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仲裁不收取费用,由劳动保障部门承担费用。

劳动局工伤仲裁怎么收费

费用免除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以及申请工伤仲裁、提起工伤诉讼,不收取任何费用。”

具体适用范围

工伤仲裁费用的免除适用于所有工伤赔偿案件,包括:

工伤认定争议 工伤待遇支付争议 职业病认定争议 伤残等级评定争议 工伤待遇终止、变更或调整争议

仲裁费用承担方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仲裁的费用由以下方式承担:

工伤认定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 其他争议: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

工伤认定争议费用的分担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受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三十日内,未提供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患职业病的证明材料,且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认定费用。”

费用支付方式

仲裁费用一般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直接支付给仲裁委员会。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认定费用的,应当按照仲裁委员会的通知,在指定时间和地点支付。

其他费用

除了仲裁费用之外,工伤仲裁还可以产生其他费用,例如:

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支付。 律师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注意事项

工伤仲裁费用免除仅适用于劳动者自身申请仲裁的情况。用人单位主动申请仲裁的,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仲裁费。 劳动者在申请工伤仲裁时,应当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工伤情况证明、医疗诊断书等。 如果仲裁结果对劳动者有利,那么仲裁委员会可以裁决用人单位承担仲裁费用。

总结

在中国,工伤仲裁不收取费用,由劳动保障部门承担。工伤认定争议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其他争议费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劳动者在申请工伤仲裁时,应当准备好必要的证据材料,并注意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