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最后结果怎么样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9 浏览量:965

劳动仲裁的最终结果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准司法程序,在中国,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的最终结果有以下几种:

1. 调解:

劳动仲裁最后结果怎么样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可以对争议双方进行调解,促使他们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协议一经双方签字盖章,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2. 裁决:

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员将对争议进行裁决。裁决是仲裁机构作出的对争议进行裁判的文书,具有法律效力。裁决的内容一般包括:争议的事实、法律依据、裁决结果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3. 撤裁:

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案件不符合受理条件,或者当事人申请撤回申请,仲裁员可以做出撤裁决定,撤销仲裁程序。

4. 中止:

在仲裁过程中,如果出现当事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案件涉及刑事犯罪等情况,仲裁员可以做出中止裁决,待相关情况处理完毕后恢复仲裁。

劳动仲裁结果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执行劳动仲裁裁决:

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劳动仲裁裁决,不得拖延或者拒绝执行。

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的区别:

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两种主要途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程序: 劳动仲裁是准司法程序,程序相对简便快捷,而法院诉讼则是正式司法程序,程序较为复杂和耗时。 费用: 劳动仲裁的费用较低,而法院诉讼的费用相对较高。 时效: 劳动仲裁的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而法院诉讼的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年内。 终局性: 劳动仲裁裁决一般是终局性裁决,当事人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院判决可以提起上诉或再审。

结语: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结果包括调解、裁决、撤裁和中止等。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