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不能立案吗为什么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9 浏览量:467

劳动仲裁不能立案的原因及其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仲裁机构可能无法立案受理仲裁请求。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阐释劳动仲裁不能立案的原因及相关规定。

一、劳动争议超出仲裁管辖范围

劳动仲裁不能立案吗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法》)第十三条规定了劳动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包括:

1. 劳动合同争议; 2. 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待遇争议; 3. 社会保险争议; 4. 培训争议; 5. 劳动保护争议; 6. 职工受歧视、解雇、除名、辞退、调岗、降级、降职、撤职和辞退后经济补偿争议。

超出此管辖范围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机构无权受理。例如,企业与工会之间的集体合同争议,属于集体协商的范畴,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二、仲裁请求人主体不适格

《劳动争议法》第十八条规定,仲裁请求人主体资格包括:

1. 个人:职工; 2. 组织:工会。

非上述主体(如劳动合同制以外的用人单位、派遣单位等)无权提出仲裁请求。

三、仲裁时效已过

《劳动争议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从仲裁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仲裁时效,劳动仲裁机构将不再受理仲裁请求。

四、仲裁请求事项不明确

《劳动争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仲裁请求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1. 仲裁请求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 仲裁请求事项和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

仲裁请求事项不明确,将影响劳动仲裁机构对仲裁请求的审理和裁决。

五、其他法定情形

除上述原因外,劳动仲裁法还规定了以下不能立案的情形:

1. 争议属于劳动行政部门管辖的; 2. 争议已依法仲裁或诉讼经生效法律文书解决的; 3. 对仲裁裁决不服申请再审的。

六、劳动仲裁机构立案的程序

当劳动仲裁请求人提出符合上述要求的仲裁请求书后,劳动仲裁机构将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在收到仲裁请求书之日起五日内立案。

七、劳动仲裁机构不立案的救济途径

如果劳动仲裁机构不予立案,仲裁请求人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

结论

劳动仲裁不能立案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仲裁请求超出了劳动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仲裁请求人主体不适格、仲裁时效已过、仲裁请求事项不明确以及其他法定情形。了解这些不能立案的原因,对于劳动仲裁请求人合理维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