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价不给可以找劳动仲裁吗?
前言
在劳动关系中,工资拖欠是比较常见的纠纷,差价不给也是工资拖欠的一种形式。差价是指劳动者实际获得的工资与劳动合同或相关规定约定的工资之间的差额。如果劳动者遭遇差价不给的情况,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支付令发生法律效力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 未向劳动者提供专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仲裁流程
如果劳动者遭遇差价不给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劳动仲裁:
1. 收集证据:劳动者应当收集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等相关证据,证明存在差价不给的事实。 2. 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劳动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 3. 审理: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仲裁审理。 4. 裁决:仲裁委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 5. 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仲裁时效: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超过仲裁时效将无法提起仲裁。 管辖权: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者工作地或者用人单位营业地的劳动争议具有管辖权。 仲裁费用:劳动仲裁实行免费原则,劳动者不需要支付仲裁费用。 司法救济: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论
如果劳动者遭遇差价不给的情况,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要注意收集证据、及时提起仲裁,并遵守仲裁流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