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中的自我调解
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当事人是否可以自行调解,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工伤事故是否可以自行调解取决于具体情况。
法律规定
.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对工伤事故的处理作出了规定。第七十一条明确指出,因工伤导致职工死亡或者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给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以及供养亲属补助费、生活费和医疗费。第七十二条规定,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痊愈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应当按照职工残废等级由原用人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工伤事故是否可以自行调解。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工伤事故是否可以自行调解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伤事故不能自行调解。这是因为,工伤事故涉及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是公共利益问题。因此,工伤事故的处理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由相关部门负责调查、认定和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一定情况下,工伤事故可以自行调解。例如,如果工伤事故比较轻微,当事人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不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处理。
建议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工伤事故的当事人采取以下做法:
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及时向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工伤事故,配合调查和认定工作。 其次,协商解决。如果工伤事故不严重,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但必须确保解决结果合法合规。 必要时依法维权。如果协商不成或者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部门或法院提起仲裁或诉讼。
具体案例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一名工人在工作中受伤。用人单位与工人自行协商,同意由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的赔偿金,但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后来,工人认为赔偿金过低,于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仲裁。仲裁结果认定,自行协商的赔偿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伤赔偿金。
总结
根据中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工伤事故能否自行调解取决于具体情况。建议当事人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在协商不成或侵犯合法权益时,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