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出国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7 浏览量:163

劳动仲裁后出国怎么办

前言 劳动仲裁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仲裁程序进行期间或结束后,当事人出国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中国法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仲裁程序的正常进行。

出国前 如果当事人在劳动仲裁程序进行期间或结束后有出国计划,应及时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说明出国事由和预计出国时间。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当事人出国。

劳动仲裁后出国怎么办

出国后 1. 继续参加仲裁程序 如果当事人在出国后仍需继续参加仲裁程序,应委托代理人出庭。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工会组织或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人员担任代理人。代理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授权。

2. 出庭方式 委托代理人后,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出庭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视频会议、书面材料提交或授权代理人出庭等方式参加仲裁庭审。

3. 仲裁裁决 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或邮寄方式领取裁决书。如果当事人未指定代理人,且未在指定时间内领取裁决书,仲裁裁决将发生法律效力。

4. 申请执行裁决 如果当事人需要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可委托代理人或自行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将根据仲裁裁决的内容和程序进行审查,并依法做出执行裁决。

5. 出国期间的时效中止 劳动仲裁时效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在出国期间,申请仲裁的时效暂停计算。当事人回国后,剩余的时效继续计算。

特别提示 1. 出国前告知义务 当事人出国前负有告知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义务。未及时告知,可能会导致仲裁程序无法正常进行,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出国后责任 当事人在出国后仍需履行其在仲裁程序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及时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庭审和接受裁决等。

3. 人身安全 当事人在出国期间应注意自身安全,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和证件。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帮助。

结语 劳动仲裁后出国并不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或其他方式继续参加仲裁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当事人也应履行其在仲裁程序中的责任和义务,以保障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和裁决的执行。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