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程序中的起诉书
在中国的劳动仲裁程序中,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会收到起诉书。劳动仲裁由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进行实体和程序审查后,由仲裁庭做出裁决。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
.jpg)
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1. 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应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 2.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投诉。 3. 申请劳动仲裁:在投诉未解决或对投诉处理结果不满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内容应包括:
申请人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被申请人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证据材料清单。
仲裁程序的启动
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进行形式审查和实体审查。形式审查合格后,仲裁庭将启动仲裁程序,并向当事人发出开庭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
庭审阶段
在庭审中,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和进行辩论。仲裁庭将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裁决。
裁决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一般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
在中国的劳动仲裁程序中,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会收到起诉书。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包括协商、投诉和仲裁申请。仲裁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和裁决。劳动仲裁裁决一般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