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
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的一种制度。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的申请是有条件的。
一、劳动关系
.jpg)
申请劳动仲裁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建立的、以劳动为基础,受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劳动合同约束的关系。
具体而言,劳动关系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 人身从属性:劳动者的人格与劳动力处于被支配、管理状态。 2. 有偿性: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3. 相对稳定性:劳动关系具有持续性,不是临时性的或偶然性的。
二、争议事项
劳动仲裁只能处理劳动争议事项。劳动争议事项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包括:
1.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 劳动时间、休息休假和超时加班; 4. 社会保险缴纳; 5. 劳动条件; 6. 职业培训; 7. 劳动安全卫生; 8. 工伤赔偿; 9.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其他行为。
三、仲裁主体资格
申请劳动仲裁的主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1. 劳动者:指在用人单位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自然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派遣工等。 2. 用人单位: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
四、仲裁时效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对于因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或者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两年。
五、仲裁前置程序
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劳动者应当先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诉,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后,劳动者方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六、特殊情况
对于下列特殊情况,劳动者可以在争议发生之日起超过一年后申请劳动仲裁:
1.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在法定期限内不能申请仲裁的; 2.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申请仲裁前移送仲裁的; 3. 用人单位同意仲裁的。
总而言之,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包括:
存在劳动关系 争议事项符合劳动争议范围 具有仲裁主体资格 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履行仲裁前置程序 符合特殊情况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