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受到阻挠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6 浏览量:180

劳动仲裁受阻:诉诸法律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但有时仲裁程序可能会受到阻挠。以下是在中国法律框架内应对这些阻挠的步骤:

1. 联系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劳动仲裁受到阻挠怎么办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劳动仲裁的执行。如果仲裁受到阻挠,可以联系该部门投诉,要求其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无法解决阻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有权在仲裁裁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诉讼的步骤:

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包括仲裁裁决、阻挠行为的事实以及诉讼请求。 立案受理:法院会审查起诉状,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 举证质证:双方当事人根据仲裁裁决和阻挠行为的事实提交证据,并进行质证。 判决:法院根据证据、法律和事实,对阻挠行为是否成立、是否违法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等问题进行裁判。

3. 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法院判决认定阻挠行为成立,用人单位应立即履行仲裁裁决。如果用人单位仍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的步骤:

申请执行:劳动者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并提供生效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 立案执行:法院审查申请,符合执行条件的,予以立案执行。 执行措施: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拍卖财产等执行措施,强制用人单位履行义务。

其他注意事项:

及时起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仲裁裁决生效后三十日,逾期不诉视为放弃权利。 证据收集:收集阻挠行为的证据至关重要,如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 专业法律援助:聘请专业律师可以帮助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阻挠劳动仲裁是违法的行为,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联系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向法院提起诉讼和申请强制执行等措施,劳动者可以有效应对阻挠,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