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需要离职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6 浏览量:411

劳动仲裁是否需要离职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中国劳动者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劳动仲裁是否需要离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探讨这个问题。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八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用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从该条文来看,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是否需要离职才能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需要离职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仲裁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委员会将进行裁决。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仲裁的优点在于,劳动者可以继续工作,获得工资和福利。同时,仲裁委员会可以及时介入,避免矛盾激化。

劳动关系解除后仲裁 劳动关系解除后,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需要注意的是,仲裁申请有严格的时效限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者自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仲裁。

解除劳动关系后仲裁的优点在于,劳动者离职后,不受单位的约束,可以更自由地维权。但缺点是,劳动者已经失去了继续工作的权利,可能会影响其经济收入。

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最高法民再877号民事裁定书中明确指出,劳动者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工资报酬、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裁定书说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解除后均可以申请仲裁。

特殊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即使已经离职,仍然可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申请仲裁。例如,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对劳动合同解除有争议,可以申请仲裁。

影响因素 劳动者是否需要离职申请仲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争议性质:不同性质的争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仲裁时效:仲裁申请有严格的时效限制。 个人情况:劳动者的经济状况、就业情况等。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解除后均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是否需要离职申请仲裁,需要综合考虑争议性质、仲裁时效和个人情况等因素。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