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需要怎么撤诉呢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6 浏览量:785

劳动仲裁撤诉指南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争议引起的纠纷,由仲裁机构依法进行仲裁活动。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可能需要撤回其提出的仲裁申请。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规定,阐述劳动仲裁的撤诉程序。

撤诉的情形

劳动仲裁需要怎么撤诉呢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天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撤回仲裁申请。超过五天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将继续审理。

撤诉的程序

劳动者撤回仲裁申请,应当向受理仲裁申请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撤诉申请。撤诉申请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仲裁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 仲裁请求; 撤回仲裁申请的理由。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撤诉申请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查撤诉申请。审查合格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将裁定准予撤诉。

撤诉的法律后果

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准予撤诉后,仲裁程序终止。劳动者在仲裁程序终止后,不得就同一劳动争议事项再次申请仲裁。

在以下情形下,劳动者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并且不受前述规定的限制:

用人单位已经履行了仲裁申请书确定的全部仲裁请求; 劳动仲裁委员会因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其他原因,裁定终结仲裁。

撤诉注意事项

1. 及时撤诉:劳动者应当在收到仲裁通知书后五天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撤诉申请,否则将影响撤诉的权利。

2. 撤诉理由:撤诉理由应当真实、合法。如果撤诉理由不成立,劳动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不予准予撤诉。

3. 撤诉后果:劳动者撤回仲裁申请后,将不能就同一劳动争议事项再次申请仲裁。因此,在撤诉前应慎重考虑。

4. 书面撤诉:撤诉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劳动仲裁委员会。口头撤诉无效。

5. 撤诉后仲裁费用:劳动者撤回仲裁申请后,需要承担仲裁费用的50%。

其他途径

除了劳动仲裁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劳动争议,例如:

与用人单位协商调解;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