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退休以后劳动仲裁还有效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6 浏览量:450

退休后劳动仲裁的有效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人员是否享有劳动仲裁的权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影响其有效性的相关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

退休以后劳动仲裁还有效吗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该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劳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可以就劳动合同的履行或解除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退休后不再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退休人员不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

劳动争议仲裁法

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当事人申请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但该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退休人员是否有权申请仲裁。

司法解释

为了解决退休人员仲裁权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规定,退休人员因与原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适用范围

根据《司法解释》,退休人员可以申请仲裁的范围包括:

与退休前工作相关的事项,例如未支付的工资、福利、社保等 退休金、养老金计算、发放等争议 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工伤、职业病赔偿等

时效

退休人员申请仲裁的时效与在职劳动者相同,一般为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

案例

近年来,法院已经受理了多起退休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的案件,并作出判决支持退休人员的仲裁请求。例如,在2018年的一个案件中,退休人员张某因未足额领取退休金,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最终法院支持张某的仲裁请求,判决用人单位补发欠付的退休金。

结论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退休人员享有劳动仲裁的权利。退休人员与原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注意的是,退休人员仲裁权仅限于与退休前工作相关的事项,且需要在法定时效内提出申请。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