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怎么劳动仲裁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5 浏览量:610

工伤劳动仲裁

引言 工伤事故是劳动者在从事工作时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当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的启动 劳动者在遭受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若单位拒绝认定或认定不当,劳动者可在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怎么劳动仲裁

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仲裁申请:劳动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阐明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2. 受理决定:仲裁委员会对仲裁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3. 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组织开庭,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质证和辩论。 4. 调解:仲裁员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主持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5. 仲裁裁决:若调解不成功,仲裁员将对案件进行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

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可作为诉讼依据。仲裁裁决包括以下内容: 1. 对工伤事故的认定 2. 工伤等级的评定 3. 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4. 其他有关事项

工伤赔偿标准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造成劳动力等级下降的,应当享受对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丧葬费等。具体赔偿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司法救济 若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可做出维持、变更或撤销仲裁裁决的判决。

其他事项 1. 工伤认定:工伤事故的认定由用人单位所在市、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劳动者对工伤认定有异议的,可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复核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证据收集: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提供工伤认定书、医院诊断书、工资证明等相关证据。 3. 仲裁时限: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超过时限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4. 律师代理:劳动者可委托律师代理劳动仲裁事宜,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 工伤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事故并申请工伤认定。若单位拒绝认定或认定不当,劳动者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