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合同未签可以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5 浏览量:808

劳动合同未签可否仲裁

导言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约定。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字或盖章。然而,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争议后,劳动者质疑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并希望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规定,探讨劳动合同未签是否可以仲裁。

劳动合同未签可以仲裁吗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签字或盖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实际履行劳动合同,双方认可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未实际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一方否认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双方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仲裁可否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对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法律规定分为两种情况:

1. 双方已实际履行劳动合同: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实际履行了合同内容,且双方认可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的,则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应当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此时,劳动者可以根据已履行的劳动合同,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2. 双方未实际履行劳动合同或一方否认劳动合同关系:双方未实际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一方否认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的,则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应当认定双方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无法以劳动合同的约定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举证责任

在劳动合同未签署的情况下,由主张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以下事实:

与用人单位存在实际履行的劳动关系; 双方认可劳动合同关系存在。

例如,劳动者可以提交工作记录、考勤记录、工资单据、同事证言等证据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还需提交证据证明用人单位认可劳动合同关系,如内部通知、邮件、微信聊天记录等。

例外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即使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仍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用人单位存在欺诈或胁迫: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欺诈或胁迫行为,导致劳动者无法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请求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 用人单位拒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请求用人单位履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

结论

劳动合同未签能否仲裁取决于双方实际履行的劳动关系以及对劳动合同关系的认可。劳动者应当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收集证据证明双方实际履行的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认可合同关系存在的证据。在符合仲裁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