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空白合同劳动仲裁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5 浏览量:379

空白合同劳动仲裁指南

引言

空白合同在劳动关系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可能让劳动者签署空白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空白合同会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将从中国法律的视角出发,指导劳动者在面对空白合同时如何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利。

空白合同劳动仲裁怎么办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和卫生条件;社会保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和程序;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空白合同是指不包含上述必备条款的劳动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七条,如果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与自己订立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能提交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主张有证据证明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且该证据经法院审查属实,应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空白合同的劳动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让劳动者签署空白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交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例如工作证、工资单、考勤记录等。

仲裁委在受理劳动仲裁案件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调查取证。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交空白劳动合同之外的有效证据证明劳动合同的内容,仲裁委可以根据劳动者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认定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条款。例如,仲裁委可以认定劳动合同期限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报酬为劳动者主张的数额,工作时间为法定工作时间等。

举证责任

在空白合同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承担。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内容的真实性负有举证责任。劳动者对劳动关系的存在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双方均不能提供有力证据,仲裁委将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裁决。

证据收集

对于劳动者来说,在空白合同劳动仲裁中收集证据至关重要。除了上述提到的证据外,劳动者还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电子邮件、微信聊天记录等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记录 证明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的材料 证明劳动报酬的银行流水记录 证明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考勤记录 与同事、客户或供应商的证人证言

仲裁流程

劳动仲裁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立案、开庭审理和裁决。

立案:劳动者向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 开庭审理:仲裁员组织双方进行调查取证,并对案件进行审理。 裁决:仲裁员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作出裁决。

裁决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空白合同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带来诸多风险。劳动者在面临空白合同时,应当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及时通过劳动仲裁途径解决争议。通过收集证据、依法举证,劳动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因空白合同而遭受不公正待遇。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