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就失效了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4 浏览量:826

工伤就失效了吗?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工伤的定义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执行工作任务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工伤发生的瞬间,劳动合同是否自动失效呢?

工伤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失效

工伤就失效了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在下列情形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三)劳动者死亡;(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五)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六)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此可见,工伤本身并不在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之内。因此,发生工伤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失效。

工伤休假期间劳动合同仍然有效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休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在休工、停工留薪期内,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这意味着劳动合同仍然存续,双方仍需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工伤也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例如:

劳动者因工伤致残,不能胜任原工作,且用人单位无法安排其他适合的工作的。 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

工伤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

如果符合上述情形,用人单位需要按照以下程序终止劳动合同:

1. 做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2. 通知劳动者。用人单位需要书面通知劳动者,并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和依据。 3. 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 办理相关手续。用人单位需要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备、注销劳动合同等。

结论

工伤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失效。在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双方仍需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在劳动者因工伤致残或死亡等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才可能终止。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办理相关手续。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