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官司
劳动争议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纠纷,在我国,劳动争议主要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解决。劳动仲裁具有简便、快捷、费用低的特点,成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
官司期限
.jpg)
劳动仲裁和诉讼都有一定的期限限制,称为诉讼时效。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未在一年内申请仲裁,则丧失劳动仲裁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的计算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开始,而不是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因此,劳动者应当及时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官司审理
劳动仲裁由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将组成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审理期间,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交证据、进行辩论。
劳动仲裁一般最迟不超过45天结案,特殊情况最迟不得超过60天。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将作出仲裁裁决。裁决书一经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效力
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劳动仲裁裁决的审查主要限于裁决是否存在违法情形,一般不进行事实层面的审查。
超过期限
如果当事人未在一年内申请仲裁,则丧失劳动仲裁的权利,但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工伤事故、职业病等特殊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可以延长至五年。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是一项较为复杂、耗时的程序,当事人应当慎重考虑,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小结
劳动仲裁官司的期限一般最迟不超过45天结案,特殊情况最迟不得超过60天。超过诉讼时效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解决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法律事务,当事人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应当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