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伤可否申请劳动仲裁
引言 听力损伤是职业危害之一,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能力。在中国,劳动者因听力损伤能否申请劳动仲裁,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报酬争议; 劳动合同争议; 工伤赔偿争议;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争议; 社会保险争议; 其他劳动争议。
.jpg)
听力损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听力损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的核心问题在于,是否与劳动关系有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而导致听力损伤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因此,因工导致的听力损伤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的条件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七条,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必须有具体的劳动争议事实; 必须有明确的仲裁请求; 仲裁请求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者因听力损伤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下: 1.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 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协议、证据材料等; 3. 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和审理案件; 4. 参加仲裁庭审,提交证据,陈述申辩意见; 5. 领取仲裁裁决书。
证据材料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以下证据材料: 工伤认定书或劳动事故认定书; 医疗诊断证明和检查报告; 劳动合同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工作环境检测报告等。
申请劳动仲裁的注意事项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及时,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 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证明听力损伤与工作有关; 了解劳动仲裁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遵守仲裁纪律,配合仲裁委员会的审理工作。
结论 根据中国法律,劳动者因工导致的听力损伤属于劳动争议,符合劳动仲裁的条件。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