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可以辞职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12 浏览量:351

工伤后辞职的法律依据

中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对于工伤员工,则有以下特殊规定:

工伤可以辞职吗

《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由所在单位继续安排适当工作。职工不同意继续工作的,所在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本条例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9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的规定处理。”

工伤后辞职的具体情形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工伤后辞职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用人单位因工伤事故负有责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的。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并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注意事项

工伤后辞职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受伤后1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向工伤认定机构申报。 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伤事故发生经过、伤情证明、就医记录、与用人单位协商记录等。 妥善处理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工伤后辞职可能会影响与用人单位的后续关系,需要妥善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司法实践

关于工伤后辞职的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案例:

案例1: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八级伤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劳动者提出辞职并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机构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并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伤残。劳动者不同意继续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仲裁机构支持了劳动者的请求。

总结

工伤后辞职在法律上是有规定的,主要适用于因工致残的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者。劳动者在辞职时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保留相关证据、妥善处理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司法实践中,关于工伤后辞职的案件主要涉及工伤认定、赔偿争议和劳动合同解除等问题。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