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单位离职办理流程
在中国,劳动者离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由劳动仲裁单位负责处理。以下是对劳动仲裁单位离职办理流程的详细介绍:
提交离职申请
.jpg)
劳动者提出离职时,需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离职申请,说明离职意向和离职日期。
协商离职事宜
用人单位收到离职申请后,应及时与劳动者协商离职事宜,包括离职日期、工作交接、经济补偿等。
约定离职时间
双方协商一致后,应约定明确的离职时间,并签订离职证明。
劳动仲裁单位受理
劳动者离职后,需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单位提交《劳动争议申请书》,申请处理离职相关事宜。
受理条件
劳动者符合以下条件,劳动仲裁单位才能受理离职申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离职前已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离职申请 交接工作已完成 经济补偿已结清
受理程序
劳动仲裁单位受理离职申请后,将依法进行以下程序:
审查申请书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根据申请书内容,确定仲裁范围和事实争议 向用人单位送达受理通知书 组织双方当事人参加调解或仲裁
调解或仲裁
劳动仲裁单位受理离职申请后,将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功,将转入仲裁程序,由仲裁庭对争议事实进行调查和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裁决内容一般包括:
劳动者是否符合提交离职申请的条件 离职日期 经济补偿的数额 工作交接情况
裁决执行
仲裁裁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裁决义务。如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注意事项
劳动者提交离职申请后,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延。 劳动仲裁单位受理离职申请后,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