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期间怎么算工资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9 浏览量:729

劳动仲裁期间工资计算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劳动仲裁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仲裁期间怎么算工资

计算方式

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 加班工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标准和实际加班时间计算。 绩效工资: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结果计算。 其他福利待遇:如公积金、社保、住房补贴等,按劳动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发放。

争议解决

如果用人单位在仲裁期间未按规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支付工资。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证据,确定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

停工停产期间:如果企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非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用人单位可以暂时停止支付工资,但应向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责任解除,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支付赔偿金和工资。 调岗降薪:如果用人单位调岗降薪,应征得劳动者同意,并按照新岗位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注意事项

劳动者应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记录等证据。 在仲裁期间,用人单位仍应继续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 如果仲裁委员会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应在指定期限内执行裁决,否则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实例

劳动者李某与用人单位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 5,000 元。在劳动仲裁期间,甲公司停止支付李某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甲公司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李某工资。仲裁委员会根据李某提供的证据,认定甲公司应支付仲裁期间 2 个月的工资共 10,000 元。

甲公司未在指定期限内执行仲裁裁决,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后,甲公司向李某支付了 10,000 元的工资。

总结

劳动仲裁期间,用人单位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遇特殊情况或争议,应按照法律规定和仲裁委员会裁决执行。劳动者应注意保留证据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