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上班后可以做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9 浏览量:325

上班后可以做劳动仲裁吗?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劳动者想知道,如果在上班后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是否还能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分析上班后是否可以做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事人依据本法向其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根据该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终止后,均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上班后可以做劳动仲裁吗

上班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申请仲裁的时效未超过一年。

上班后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者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按照以下程序申请劳动仲裁: 1.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2. 准备仲裁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 3. 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安排仲裁庭开庭审理; 4. 出席仲裁庭审理; 5. 领取仲裁裁决书。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劳动者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逾期不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特殊情况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期限的,劳动者可以在法定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对申请是否受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决。

注意要点 上班后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注意时效,超过一年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者应当收集充分的证据材料,证明自己的主张。 劳动者可以聘请律师代理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 劳动者在上班后,如果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应当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