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财产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9 浏览量:964

离婚财产诉讼时效的计算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解除婚姻关系后,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纠纷,当事人提起离婚财产诉讼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诉讼时效规定。中国法律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

诉讼时效的期限

离婚财产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离婚财产诉讼时效为三年。

起算时间

离婚财产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从夫妻一方得知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共同财产的行为或其他损害共同财产权益的行为之日起计算。 婚姻关系解除后:一般从婚姻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解除后对共同财产仍有争议,并达成书面协议或者具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对共同财产分割已达成一致意见的,则从该协议或者证据生效之日起计算。

中断和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反诉。 被告部分或全部履行了义务。 当事人双方同意延长诉讼时效。 出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无法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中断后,新的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中止

诉讼时效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原因消失之日起继续计算:

当事人一方系军人,在执行任务期间。 当事人一方系未成年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无法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原因消失之日起继续计算,但中止的时间不计入诉讼时效期间。

注意要点

离婚财产诉讼时效的计算以天数计算,包括法定节假日。 诉讼时效届满后,当事人丧失提起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不受理其诉讼。 诉讼时效期间可以协商延长,但延长后的诉讼时效不得超过法定诉讼时效的期限。 如果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交了诉状,但还没有被法庭正式受理,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断。只有当诉状被法庭正式受理,诉讼时效才会中断。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离婚财产诉讼时效的计算有以下难点:

如何确定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点。 如何界定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提起诉讼的情形。 对于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后重新计算时效的理解和适用。

对此,人民法院通常会根据具体案情,结合证据,综合判断。

结语

离婚财产诉讼时效的计算在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保障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事人在离婚纠纷中提起诉讼时,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免丧失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