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期怎么保存资料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9 浏览量:233

劳动争议仲裁后期资料保存

在中国劳动争议仲裁的后期阶段,及时、妥善地保存相关资料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1. 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后期怎么保存资料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当事人应当向仲裁机构提交书面提交仲裁申请材料,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仲裁机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需要提交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当事人不提交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

2. 证据种类

在劳动仲裁中,常见的证据种类包括:

书证: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等 物证:如工作工具、产品等 证人证言:出庭作证的其他人员的证言 视听资料:如录音、录像等 电子数据:如电子邮件、短信等

3. 证据收集

收集已经有的证据:当事人应当收集已经掌握的所有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记录等。

收集新的证据:对于缺失的证据,当事人可以向用人单位或相关机构索取,或者申请仲裁机构调查取证。

取证方式:当事人可以采取复印、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取证。证据的原件或者原件无法取得的复印件应当经对方当事人签字确认,或者由公证机构公证。

4. 证据保存

妥善保管:收集到的证据应当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损坏或被篡改。

分类整理:根据证据种类和法律规定,将证据分类整理,便于查找和提交。

制作证据清单:制作一份证据清单,标明证据名称、证明事项、证据来源等。

5. 提交证据

及时提交:当事人应当在仲裁机构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逾期提交的证据,仲裁机构可以不予采信。

真实有效:提交的证据应当真实有效,与案件争议问题相关。伪造、变造证据的,将承担法律后果。

6. 举证责任

在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根据争议事项而定。对主张事实有证据支持的,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可以对主张的事实予以证明;对主张事实无证据支持的,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

7. 证据审查

仲裁机构将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并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等因素,认定证据的效力。仲裁机构可以依法调查取证,补充当事人提交的证据。

8. 证据保存的重要性

妥善保存劳动仲裁后期资料至关重要,因为: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提高仲裁机构的办案效率 防止证据丢失或被篡改 有利于后期司法审查

当事人应当积极履行举证责任,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