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有工伤吗?
在中国,上班途中有工伤算工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的规定,职工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意外事故,导致受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上班途中的范围
.jpg)
上班途中的范围是指职工从住所或临时住所往返工作场所的合理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体包括:
从职工住所到工作场所的路径上; 在工作时间内,从工作场所到非工作场所执行工作任务的路径上; 在合理时间内,在上下班途中,从工作场所到住所或临时住所途中因吃饭、购物等日常生活需要而中断的路径上。
认定工伤的条件
上班途中有工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发生在上班途中; 职工非主要责任; 造成职工受伤害。
职工的主要责任
如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故意犯罪、违章驾驶、酗酒或者服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情形导致工伤的,不属于工伤。
工伤赔偿
认定工伤后,职工可以享受以下工伤赔偿:
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必需的费用,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康复费等。 工伤津贴:因工伤暂时无法工作的期间,由用人单位按照本人的工资标准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相应金额的补助金。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相应金额的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伤死亡的职工,其供养亲属可以享受抚恤金。 就业安置费:用人单位安排患有职业病、残疾人员就业,或者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就业安置费。
举证责任
发生工伤后,职工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由用人单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结论
根据中国法律,上班途中有工伤算工伤。职工在上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公共交通工具意外事故,导致受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享受工伤赔偿的权利,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