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的诉讼时效
引言
婚姻关系的解除既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诉讼离婚涉及到诉讼时效的问题,即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否则丧失诉讼的权利。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对诉讼离婚的诉讼时效进行阐述。
.jpg)
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规定了民事诉讼时效的普通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离婚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因此适用该规定。
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指当事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有请求权之日起。对于诉讼离婚,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得知之日起; 实施家庭暴力的:暴力行为发生之日起;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虐待或遗弃行为发生之日起; 有其他重大过错的:得知或者应当得知重大过错行为之日起; 感情破裂导致无法共同生活的:导致感情破裂的事实发生之日起。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或者采取其他诉讼行为,导致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导致诉讼不能进行,期间不计算在内。
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
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申请调解或者仲裁; 对方逃避法律文书送达。
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包括:
当事人一方系军人,其所在部队驻扎在边境或者执行特殊任务; 当事人一方受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 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后果
如果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没有提起离婚诉讼,则丧失向法院请求离婚的权利。此时,当事人只能通过与对方协商一致协议离婚。
特殊情形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对诉讼时效有特殊规定。例如:
对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诉讼时效为自同居关系终止之日起五年; 对于一方长期怠于履行抚养义务的,诉讼时效为自抚养义务终止之日起一年。
举证责任
主张诉讼时效已经届满的一方负有举证责任,应当证明当事人已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前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离婚的理由。
结论
诉讼离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有请求权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没有提起离婚诉讼,则丧失向法院请求离婚的权利。特殊情况下,法律对诉讼时效有特殊规定。当事人应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丧失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