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假期间是否扣工资:中国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及其相关规定,工伤假期间,受伤职工的工资待遇应按照以下规则处理:
1. 停工留薪期
.jpg)
因工伤导致暂时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需要停工留院治疗的,职工享受停工留薪期。在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扣除工资。
停工留薪期从受伤之日起计算,至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之日止。
2. 医疗期
职工因工伤需要进行医疗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其治疗期间的必要费用,并按照以下标准发放津贴:
休养期的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 90%; 治疗期间的生活护理费为本人工资的 60%。
3. 康复期
职工因工伤需要进行劳动能力恢复训练的,用人单位应创造条件,安排职工进行康复训练,并支付康复期间的工资。
例外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工伤假期间可以按比例扣除工资:
职工故意或者违反规章制度造成工伤的; 职工因自身疾病或其他非工伤原因导致其劳动能力不能完全恢复的。
扣除比例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违法扣工资的后果
用人单位违法扣除工伤假期间工资的,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职工应得的工资,并给予处罚; 工伤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发放的工资及相关赔偿。
保护工伤职工权益
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必要时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或工会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利益。
总结
根据中国法律,工伤假期间除非存在例外情况,用人单位不得扣除工资。工伤职工有权享受停工留薪期、医疗期津贴和康复期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