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局怎么仲裁劳动关系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7 浏览量:111

劳动局劳动关系仲裁

简介

劳动关系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时,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一种诉讼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关系仲裁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下设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进行。

劳动局怎么仲裁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劳动关系仲裁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律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范围、程序、仲裁裁决的效力等。

仲裁程序

1. 提交仲裁申请: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2. 调解: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先进行调解。調解达成协议的,由仲裁委员会制作调解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3. 仲裁:调解不成的,仲裁委员会将组织仲裁庭进行仲裁。仲裁庭由仲裁员组成,并由首席仲裁员主持。 4. 仲裁裁决:仲裁庭经过审理,将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除非一方当事人不服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范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关系仲裁范围包括: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争议 工资、社保、福利待遇等劳动报酬争议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条件争议 劳动纪律争议 职工被辞退、除名、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 劳动合同期满后的经济补偿等争议

仲裁管辖权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与本辖区内发生的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下列劳动争议具有管辖权: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 用人单位相互之间因执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 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超过一年,劳动者不得再申请仲裁。用人单位提出仲裁申请不受时效限制。

仲裁费用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申请仲裁不收取费用。用人单位申请仲裁,应当按照规定缴纳仲裁费。

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优点和缺点

优点:

程序简便快捷,费用较低 有专业仲裁员参与审理,有利于公正裁决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可强制执行

缺点:

仲裁程序中缺乏律师参与,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仲裁庭的裁量权较大,可能导致仲裁裁决的不统一 仲裁裁决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只能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审查

结论

劳动关系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具有程序简便、裁决迅速的特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充分利用劳动关系仲裁机制,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