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没有签约劳动合同怎么仲裁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7 浏览量:245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仲裁

引言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凭证,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实践中,仍有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双方已经订立口头劳动合同。

没有签约劳动合同怎么仲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实际提供劳动的,双方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应当补办书面劳动合同,并按照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劳动情况,确认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

仲裁程序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具体仲裁程序如下:

1.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2.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通知用人单位参加仲裁。 3. 仲裁庭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陈述事实、提交证据。 4. 仲裁庭对案件进行调查、核实。 5. 仲裁庭做出仲裁裁决书。

证据收集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至关重要。可收集的证据包括:

工资单或转账记录 工作证或工牌 社保缴纳记录 工作日志或考勤记录 同事或其他证人的证言

注意要点 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仲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及时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自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积极收集证据。证据是仲裁胜诉的关键,劳动者应尽可能收集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和劳动权益受损的证据。 委托律师代理。如果劳动者对法律不熟悉或收集证据有困难,可委托律师代理仲裁。

结语 虽然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但劳动者仍可以通过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积极收集证据,并按照仲裁程序依法维权,劳动者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同时,也提醒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