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通过劳动仲裁要加班费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7 浏览量:168

通过劳动仲裁争取加班费

在中国,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劳动者如果认为自己的加班费没有得到足额支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通过劳动仲裁要加班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加班费不得低于职工正常工资水平的150%。

劳动仲裁程序

1.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

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相关证据清单等。

2. 受理与立案: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立案。

3.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安排开庭审理,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仲裁员共同参加。仲裁庭对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并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

4. 调解:

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会积极促成双方调解。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则由仲裁庭制作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5. 仲裁裁决:

如果双方未能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证据收集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收集以下证据:

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加班记录(如考勤表、排班表等) 其他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如同事证言、邮件记录等)

注意事项

时效性: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仲裁时效为一年。 证据收集:收集充分的证据是仲裁成功的关键。 专业指导:必要时,可寻求律师或劳动法律援助机构的专业指导。 执行:仲裁裁决作出后,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案例示例

案情:劳动者李某某因加班费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李某某申请劳动仲裁,提供了加班记录和同事证言等证据。

仲裁结果:仲裁庭经审理后认定,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李某某加班费。仲裁庭裁决用人单位补发李某某加班费并支付赔偿金。

结论

通过劳动仲裁途径争取加班费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劳动者在遭受加班费侵害时,应及时收集证据,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