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之后还是应届生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6 浏览量:313

劳动仲裁后,应届生身份的法律分析

引言

应届毕业生作为刚从高校毕业的特殊群体,在就业过程中享有特定政策和保护。然而,当应届生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仲裁是否会影响其应届生身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劳动仲裁之后还是应届生吗

劳动仲裁与应届生身份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是指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确立的劳动关系。而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实际开始工作,就意味着双方之间已建立劳动关系。

因此,当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完全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定义。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

自营业者; 在家庭中从事劳动的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

应届毕业生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形,因此其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

劳动仲裁对应届生身份的影响

从法律角度来看,劳动仲裁本身不改变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其结果通常是对争议事实的裁决,并不涉及对劳动者身份的认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仲裁结果可能对应届生身份产生间接影响。例如:

仲裁结果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如果仲裁结果认定劳动合同自始无效,则意味着应届毕业生从未与用人单位建立过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届毕业生身份可能受到影响。 仲裁结果认定劳动合同解除:如果仲裁结果认定劳动合同解除,则意味着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应届毕业生可能会失去“应届生”身份,并重新成为求职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影响仅在劳动仲裁结果对劳动合同的效力或存续状态产生影响时才会出现。如果仲裁结果仅涉及具体的劳动争议事项,例如工资纠纷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一般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在劳动仲裁中的注意事项

应届毕业生如果决定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及时收集证据: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届毕业生应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等。 及时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纠纷发生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超时申请的,仲裁委员会不受理。 做好心理准备:劳动仲裁过程可能耗时较长,应届毕业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仲裁程序。 寻求必要帮助:如果应届毕业生对劳动法律法规不熟悉,可以寻求律师或法律援助组织的帮助。

结论

劳动仲裁本身不改变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劳动仲裁结果可能会对应届生身份产生间接影响。应届毕业生在劳动仲裁过程中,需要及时收集证据、及时申请仲裁、做好心理准备,并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以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