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劳动仲裁可以受理养老保险相关的争议,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单位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 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后,被保险人因单位原因未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劳动者认为养老金待遇不当或拒付待遇; 其他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劳动争议。
.jpg)
劳动仲裁不受理的情形
劳动仲裁不受理养老保险相关的以下情形:
涉及单位和劳动者以外的第三人利益; 涉及国家机密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劳动者已经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劳动关系仲裁;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者申请养老保险劳动仲裁,应当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委员会一般会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将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出庭。仲裁庭应当依法审理案件,并做出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一般不予支持以下情形:
仲裁裁决有明显错误; 仲裁庭依法不应当受理该案件; 仲裁庭审理该案件违反法定程序; 仲裁裁决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案例
2020年,劳动者张某因单位未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审理查明事实,认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遂裁决用人单位补缴养老保险费并支付相应的利息。张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支持劳动仲裁裁决。
结论
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动仲裁可以受理养老保险相关的争议。劳动者如果遇到养老保险方面的纠纷,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便捷高效,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