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争议后可以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6 浏览量:294

劳动仲裁争议后可以起诉吗?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仲裁过程中或仲裁结果不服气的情况下,当事人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分析劳动仲裁争议后起诉的可能性和程序。

仲裁的终局性原则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仲裁庭的违法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劳动仲裁争议后可以起诉吗

终局性原则的例外 虽然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事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些例外情况包括:

仲裁庭仲裁违法:如果仲裁庭在仲裁过程中存在重大违法行为,例如违反法定程序、裁判文书未经法定人员签名盖章等,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认定事实错误: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认定事实有误,且有证据证明裁决错误,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适用法律错误:如果仲裁裁决适用法律错误,导致裁决显失公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发现新的证据:在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发现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有裁决,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

诉讼程序 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符合终局性原则的例外,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或再审申请。诉讼程序如下:

起诉期限: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仲裁裁决之诉;超过该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两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出。 证据提交:当事人应当提供撤销仲裁裁决或再审申请的证据,包括仲裁裁决书、证据材料、说明等。 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根据证据情况作出裁决。

结论 在劳动仲裁争议后,当事人是否可以起诉取决于仲裁裁决是否具有终局性。一般情况下,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如果存在仲裁违法、事实错误、法律适用错误或发现新证据等例外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或再审申请。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或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其主张。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