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了劳动调解还能仲裁吗?
引言
在劳动关系纠纷中,劳动调解和仲裁是常用的两种解决方式。两者在性质、程序和效力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围绕申请了劳动调解后能否申请仲裁的问题进行论述。
.jpg)
一、劳动调解与仲裁的概念
劳动调解: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调解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对争议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未经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变更,当事人必须履行。
二、劳动调解与仲裁的程序
劳动调解:申请调解后,调解委员会将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后,仲裁委员会将对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仲裁委员会将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仲裁,并作出裁决。
三、申请劳动调解后能否申请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申请了劳动调解后,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也就是说,劳动调解与仲裁并不互相排斥。当事人可以在调解不成或不同意调解的情况下,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防止出现因调解不成而丧失仲裁机会的情况。
四、申请仲裁的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值得注意的是,调解过程中不停止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计算。因此,当事人在调解同时,也应注意仲裁时效问题,以免错过仲裁机会。
五、仲裁前调解的影响
当事人在申请仲裁前进行劳动调解,可能会对仲裁产生一定影响:
证据保全:调解过程中产生的证据材料(如调解笔录、调解协议等)可以作为仲裁证据使用。 事实认定:调解笔录中载明的争议事实,如果未被仲裁委员会认定不成立,可以作为仲裁证据使用。 调解协议的效力: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如果当事人违反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履行协议。
六、结论
在劳动争议中,申请了劳动调解后,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前调解对仲裁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调解或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