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由单位赔偿的
中国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中或工作时间前后因履行工作职责直接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或者因工作原因受到其他伤害,引发急性或慢性疾病,经工伤认定机构认定为工伤的事件。
.jpg)
单位赔偿责任
当职工发生工伤时,单位有以下赔偿责任:
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康复和护理费用,以及购买医疗器械和假肢等费用。 误工费:职工因工伤无法工作期间的工资损失。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致残程度,一次性支付的补偿。 伤残津贴:因工伤致残达到一定等级的职工,每月领取的津贴。 护理费:因工伤致残需要他人护理的职工,每月领取的护理费。 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因工伤死亡的职工家属一次性领取的补偿。 抚恤金:因工伤死亡的职工家属每月领取的抚恤金。
申请工伤赔偿程序
职工发生工伤后,需要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在收到报告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负责。
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具体赔偿数额根据职工致残等级、工资收入、护理等级等因素确定。
单位免责情形
法律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单位可以免于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工伤是由于职工故意或违章操作造成的。 工伤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
职工的救济途径
如果单位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赔偿数额不合理,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工伤是单位赔偿的。对于因工伤遭受人身伤害或死亡的职工,单位有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义务。职工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单位应切实履行工伤赔偿责任,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