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申请书撰写指南
前言
劳动仲裁是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一种途径。劳动仲裁申请书是启动仲裁程序的重要文件,其撰写质量直接影响仲裁结果。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详细阐述劳动仲裁申请书的撰写要点,帮助劳动者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jpg)
申请书的基本信息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包含以下基本信息:
申请人姓名、性别、职业、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联系方式 申请提起仲裁的日期 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劳动争议请求
劳动争议请求应具体明确,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常见请求包括:
确认、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 支付工资、加班费、奖金等劳动报酬 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 恢复工作、补发工资等
事实理由
事实理由是申请仲裁的依据,应当真实、详细地陈述申请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事实理由应包括: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争议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 争议的起因和经过 申请人的具体请求 证据清单
证据清单
证据清单应列明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证据,如:
劳动合同 工资发放记录 加班记录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调查材料 证人证词等
申请人签名
劳动仲裁申请书必须由申请人亲笔签名。签名表示申请人对申请书内容的认可和承担法律责任。
仲裁委员会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提交给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一般为发生争议的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申请期限
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超过一年不予受理。但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一年未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经审查后,可以受理。
收费标准
劳动仲裁实行收取仲裁费制度,收费标准由各地的仲裁委员会制定。
注意事项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一式三份,一份提交仲裁委员会,一份送达被申请人,一份自留。 申请书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如果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应提交代理委托书。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将在七天内决定是否受理。 受理后,仲裁委员会将组成仲裁庭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仲裁。
结论
劳动仲裁申请书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劳动者维权的成败。劳动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提供充分的事实和证据,以确保仲裁程序顺利进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