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书的撰写指南
引言
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仲裁书是仲裁庭对劳动争议进行审理后作出的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书的撰写进行详细阐述。
.jpg)
仲裁书的构成
劳动争议仲裁书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标题:标明"劳动争议仲裁书" 正文:包括案由、仲裁请求、事实查明、仲裁依据、仲裁裁决等 尾部:包括仲裁庭名称、仲裁员姓名、仲裁时限、生效日期等
正文撰写
案由:简要表述劳动争议的性质和内容。
仲裁请求:记载申请人请求仲裁庭解决的事项。
事实查明:通过调查取证,查明劳动争议事实。
仲裁依据:引用劳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作为仲裁的依据。
仲裁裁决: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劳动争议作出裁决。
裁决内容:
裁决内容应明确、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确认或否认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责令被申诉人履行义务 赔偿损失 支付相关费用 其他事项
裁决理由:
裁决理由要充分阐述仲裁庭作出生效裁决的依据,包括对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和裁决意见。
尾部
仲裁庭名称:仲裁庭的全称。
仲裁员姓名:参与仲裁的仲裁员姓名。
仲裁时限:仲裁结案的日期。
生效日期:仲裁书生效的日期。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仲裁书的撰写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注意事项
语言规范:仲裁书应使用简明、规范的语言撰写。 证据充分:仲裁裁决必须以充分的证据为基础。 法律适用准确:仲裁裁决应严格遵循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 阐述充分:裁决理由应对争议焦点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充分阐述。 格式规范:仲裁书应按照上述格式撰写,并加盖仲裁庭印章。
结束语
劳动争议仲裁书是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重要文件,其撰写质量直接影响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仲裁庭在撰写仲裁书时,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把握上述要点,确保仲裁书的规范性、合法性、公正性。